首页 论文发表常识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适用的几种问题情景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适用的几种问题情景

发布时间: 2024-04-29 10:09:32

  综述研究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思辨方法。然而,长期以来很多作者对综述研究存在认知误区,特别是将综述研究混同于文献综述,只知道围绕“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研究不足、未来展望”等进行写作,问题意识欠缺,进而出现文献堆砌而影响论文发表。为了帮助大家准确理解综述研究,强化问题意识,我们围绕使用了综述研究方法的核心期刊论文,归纳总结出综述研究适用的几种问题类型。

  一、“实然”进路

  “实然”是指,现实中的特定对象是如何的。“‘实然’进路”是指,关于“现实中的特定对象是如何的”这一问题,人们实际得出了哪些认识。把人们关于该问题的相关认识梳理出来,并给出自己的回答,这就构成了综述研究。比如,《“情境”抑或“背景”:美国警察武力使用实证研究的两种进路》一文,研究的是“(美国)警察武力使用”。对于“警察武力使用”来说,“警察应当如何使用武力”是一个应然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不是单靠理论推导就能得出答案的。而“警察武力如何发生”,则是一个实然问题,即现实中的警察是如何决定使用或不使用武力的。“发生机制”是一个理论问题,以综述方法梳理各种已有文献,就能得到“实然”进路,从而对“警察武力使用的发生机制”作出回答。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在前面同时提到实然、应然、理论、实践,甚至把“实然”和“理论问题”、“应然”和“实践问题”对应起来,但这并不是说“实践”就绝对地不能成为学术论文的研究问题,也不是说“只要涉及实践,就绝对地不能用综述方法去研究”。我们这里只是在表达,如果想用综述方法做思辨研究,那么尽量不要只研究“如何做”,而务必跟“原理/机制”等理论层面扯上关系。比如,《积极式干预与生态式治理:社交媒体使用改善幸福感的实践回顾与理论前瞻》一文,研究的是“社交媒体使用能否以及如何改善幸福感”。论文本身虽然涉及到“如何改善”等实践问题,但“如何改善”是依附于“能否”这一理论判断的。而“社交媒体使用能否改善幸福感”,又以“社交媒体使用与幸福观的关系”为前提,这二者的关系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且,即便是综述“社交媒体改善受众幸福感的已有路径”这一看上去偏“实践”的问题,论文作者实际梳理的也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影响路径”等理论层面的实然信息,而没有仅梳理“应当怎么做”等尚未发生的应然信息。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适用的几种问题情景

  二、概念史

  “概念史”就是概念研究。概念研究,必然牵涉对概念内涵外延的理解,需要围绕概念内涵外延做综述,并基于已有文献的概念界定,得出自己的观点。综述概念的内涵外延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概念是我们进行知识探索的起点,假如概念都不明确,那么就没法围绕该特定对象的其他深层次问题展开分析。也即,一个事物如果连“是什么”都不明确,那么,众人对它所作出的个人理解,就难以共同指向同一个事物,进而出现“张三以为自己说的是A,李四却认为张三说的不是A”等现象。前提性知识都缺乏共识的条件下,只能出现各说各话、鸡鸭同讲的混乱局面。

  比如,《“体育是什么”:一个概念史的考察》一文,研究的是“体育”这个概念。说起“体育”,似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但每个人又很难说清楚“体育”到底是什么。学生们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某个运动动作,我们可以说“这是体育”;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体育”;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选手蓄势待发,我们也可以说“这就是体育”。上面说的“体育课”“太极拳”“跑步”确实属于“体育”,但它们并非“体育”的全部。这种现实中确在使用、却又说不明确的概念,就适合做综述研究。从这个角度说,“概念史”这一问题类型,是“‘实然’进路”的具体化。因为这里的“概念”的内涵外延虽然尚不明确,但是那个有待命名界定的对象却是已经存在的,而且针对该对象,人们确实已经给出了各种自己的理解。而综述,其实就是综述古今中外各种已经存在的、有关该概念的理解。

  三、跨学科

  这里的“跨学科”,并不是自己去做跨学科研究,而是基于已有文献研究某个问题时,所使用的“跨学科视角”作综述。“跨学科”综述研究之所以可以写,就是因为“跨学科视角”相对新颖,使用该视角的那些文献自然是创新的,而围绕这些文献梳理关于某个问题的观点,并将其嵌入到“本地”场景进行讨论,自然也是创新的。

  比如,《肥胖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一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肥胖现象。按照一般的理解,“肥胖”原本是一个健康问题,属于医学范畴。在这种常规认知的大背景下,假如有人提出把“肥胖”跟“经济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显然具有很大的新意。从表面上看,肥胖产生的本质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但实际上,上述失衡却是由社会经济、个体行为、所处环境、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所共同决定的。基于这样的认识,“肥胖经济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也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也启发我们,事情的起因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当常规理解把答案归结为某个单一因素时,我们不妨想想:是否还存在别的什么因素,是否还有多个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经过上述追问,我们就可能发现一个“跨学科”的新视角,综述这些新视角下的相关观点,就可能完成一篇有新意的学术论文。

  四、国外对中国的认知

  围绕“国外对中国的认知”做综述,其实就是综述国外对中国某个现象或问题所持有的看法或观点。作为一个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大国,现在的中国备受世界瞩目。特别是,在遇到人类历史上缺乏成熟经验的各种难题时,中国似乎总能作出一番富有成效的探索,这就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好奇,并展开一系列探讨。在这种情况下,综述“国外对中国的认知”,不仅应景,而且有大量文献可用。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论西方法学界主流观点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日落”的共识》《美国学者视角下的中国“一带一路”构想》《学习、调整与吸纳——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之谜的研究》等论文,都以综述方法研究“国外对中国的认知”。它们研究的分别是国外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一带一路”“中共长期稳定执政”的认知,这些都是外国人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话题讨论度很高。当然,我们综述这些认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外国对中国的认识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哪些认知是合理的,哪些认知是存在偏差的,从而在相关问题上给出我们自己的判断和澄清。

  五、方法综述

  “方法综述”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基于某个问题综述同一研究范式下的研究,一种是基于某个问题综述不同方法下开展的研究。前一种“方法”综述,侧重特定研究范式(方法)在实际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操作步骤或展开逻辑,从而借“综述”明确该方法的操作规范。后一种“方法”综述,侧重不同方法间的比较以及方法共识与分歧,其目的是优化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论。

  这方面的例子,有《如何打开黑箱?——关于教育不平等的西方民族志研究及其启示》《能源效率测度方法:演变、争议与未来》等两篇论文。第一篇论文研究的是“教育不平等是如何在学校具体教育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这是一个实然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作者选择综述相关研究,探求问题的答案。需要指出的是,这篇论文只综述使用民族志方法对“教育不平等”开展的相关研究,不综述民族志之外其他方法对该问题所作的探讨;只综述西方学界使用民族志方法对该问题所作的探讨,不综述西方之外其他国家或地区使用民族志方法对该问题所作的探讨。第二篇论文研究的是“能源效率评价”。既然是“评价”,就需要“测度”,需要提供有关“测度”的方法。对“能源效率评价”来说,有待解决的问题不是没有可以用于测度的实际方法,而在于“方法太多”引发混乱,“方法”本身成了有待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适合做综述研究,综述各类测度方法的演变,综述方法内部存在的争议,最终得出测度方法将走向何处。

  六、悖论现象

  “悖论”就是矛盾命题,从一个条件出发会得出与该条件相对立的结论。可见,“悖论”天然地包含对立冲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矛盾虽然是普遍存在的,但矛盾的双方只有进入“对立统一”的状态,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而要使其进入“对立统一”,首先需要人们对“悖论”本身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特别是深入理解组成“悖论”的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前面提到,“悖论”天然地包含对立冲突。但是这里的“对立冲突”,并不是人之外的客观世界本身存在冲突,而是人的逻辑上存在冲突。也即,人们思考问题时自己跟自己较劲,而且“较劲”的人还不少,形成了一种不可小觑的社会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综述“悖论”里各个方面的实际关系,综述人们对各个方面关系的认识,便成为理解“悖论”、化解矛盾的必要操作。

  比如,《社会过滤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进展》一文,研究的是“社会过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该文为什么要研究这二者的关系,是因为这里面存在一个“创新悖论”。具体来说,很多国家或地区通过加强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这一做法并不总是奏效,出现了“想通过创新去驱动经济增长,实际上创新并没有驱动经济增长”的现象。这一现象是如何出现的?由于“创新”不必然带来“经济增长”,那么说明“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而“社会过滤”就是人们提出的受关注度较高的中间变量。由此,探讨“创新”悖论即“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便转换成了对“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分析。这方面的研究,既有机制层面的定性探讨,也有实证检验层面的量化研究,非常适合做综述研究。

  七、理论争议

  “理论争议”就是对同一个现象或问题,出现了多种看法或观点。既然看法不一,那么就需要澄清分歧,达成一致,这就适合做综述研究。“理论争议”与“悖论”有些像,二者都牵扯到“对立”或“矛盾”。所不同的是,“悖论”的对立,是问题本身自带的,也即“对立”的存在而使得“悖论”成为一个问题;而“理论争议”的对立,并不是“问题”的最早缘起(虽然我们经常说,可以基于“争议”提出问题)。因为这里的“理论争议”并不像“悖论”那样,天然地自成一体,自带“对立”。“理论争议”的“对立”属性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在它之前已经存在了一个研究问题。假如没有那个研究问题,也就不可能出现对该问题的各种回答,更不会出现不同观点间的理论争议。甚至可以说,那个研究问题本身,也并不像“悖论”那样自带“对立”。简言之,只有当这个研究问题与关于这个研究问题的各种观点结合在一起时,“对立”才得以出现。

  尽管我们在上文试图通过比较“理论争议”与“悖论”去说明“对立”,但表达起来仍然很绕。下面,我们直接看一个论文实例。《什么样的教师学习是有效的?》一文,研究的是教师学习的有效性。从研究问题的角度看,这一问题本身并不构成“争议”,并不像“悖论”那样自带相对立的不同方面。但是,对“什么样的教师学习是有效的”这一问题的回答,则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这些不同的观点连同“什么样的教师学习是有效的”,构成了“理论争议”。因此,我们需要围绕“什么样的教师学习是有效的”这一问题,梳理其中的代表性观点并作出点评,从而对上述问题作出更为全面的回答。这就是综述方法的价值。

  八、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归纳总结的综述研究适用的7种问题类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列举了我们认为可以做综述研究的几种问题类型,不代表适合做综述研究的问题类型就只有这7种。这7种问题类型如果继续归纳,则可进一步分为如下三种:一种是“机制”研究,一种是“争议”研究,一种是“机制”和“争议”的综合研究。比如,“‘实然’进路”研究的是事物何以如此,也即“发生机制”;“概念史”研究的是新兴或含糊的概念,也即有争议;“国外对中国的认知”要么研究国外对中国的偏见或误解(“争议”),要么研究“国外对中国运作的认知”(“机制”);“跨学科”综述,则往往是因为单一学科难以揭示事物机理,而需要引入其他学科视角;“方法综述”既可能综述特定方法对特定问题展开研究的具体过程(“机理”),也可能综述各个方法间的分歧(“争议”)。剩下的两种问题类型——“悖论现象”和“理论争议”,单看字面意思,就能看出它们都跟“争议”相关,因此我们不再展开解释。

免费咨询
获得帮助

我们的服务

  • 立即咨询
  • 立即咨询
  • 立即咨询
  • 立即咨询
  • 立即咨询
  • 立即咨询